臺科大機械系不只要學生懂制造,也要懂跨領域整合,把智慧工業思惟放進學生腦袋,讓傳統自動化人才走向智動化。
去年臺科大轟動成立的智慧工業實作中心,有著木地板、暖色光線,是全臺校園第一個符合業界規格、全自動化生產線的智慧工業工廠。
工廠運用網路科技和軟硬整合,這趨勢跑不掉,教育不跟著走,一定被淘汰;臺科大機械系主任陳炤彰說,智慧工業不只是自動化,其具備的五大元素,從軟硬整合、認知機器人、物聯網感測、云端運算到智慧制造;機聯網是未來臺灣發展的契機,希望學生都要學;
從師資、課程到設備,全得跟趨勢轉。去年暑假臺科大送七個老師到英國跟德國學機電整合技術,協助臺科大設計智慧工業課程教材和設備運營。
臺科大有超過五十門智慧工業課程,其中臺科大機械系就占了八門。智慧工業是制造文化的變革,不是新技術,所以把課程中跟智慧工業的概念拉出來重新設計;臺科大智慧工業實作中心主任郭重顯說,這些課程還得經過專屬智慧工業的課綱小組審查后,才能通過。所有課程組合成智慧制造和智慧營運兩種學程。課程先有智慧工業導論,讓學生理解基礎概念,再上核心專業課程,最后是專題實習。
專題實習學生得找不同系的指導老師,分組也跨領域,目的是將不同課程導入科技思惟,培養跨領域能力。機械系跳脫傳統,得懂電機、資管和工管的范疇。
這是趨勢,我知道一定得學;從傳統技職機械系考上臺科大機械的大三學生呂佳泓,回想過去待過的最傳統的工廠,感受很大的轉變。
傳統只是操作學習的機電整合課程,現在已經有自動控制模組將資訊上傳云端,用云端溝通訊息。學生還可以練習寫app遠端檢視機臺狀況。
陳炤彰說過去臺科大機械系學生也寫程式,但沒有系統性教學,現在則引進新的模擬與系統整合軟體。改變總是需要時間,陳炤彰也坦言如果政策或計劃結束,經費減少,課程改革就得停頓,很難大幅調整,只能靠產學合作。
廠商都會問我,人才呢?郭重顯笑說。當智慧工業風潮從產業吹向學校,臺科大機械系也將從培育傳統的自動化人才,走向智動化。
成立時間:1975年、2016學年注冊率100%
臺科大機械系轉型特色:搭配全臺校園唯一的智慧工業實作研究中心規劃跨領域整合課程,培養智慧工業思惟和管理能力;